
本来应该先介绍一下电影概要的,可是一时之间不知从何讲起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瞬息全宇宙,好像不是寥寥数语能总结的。本文开头图片选用的台词似乎也显得单薄了些,但态度是鲜明的,仿佛在支持着一种荒谬,而荒谬也成就了其本身的意义。思前想后,决定从三方面展开:存在和当下、真理和愚昧、意义和希望。这或许也回答了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困惑,让我们在一切万物中探索自我吧!
伊芙琳和她的丈夫开了一家洗衣店,每天在经营洗衣店和报税之间循环。春节前夕,加上丈夫的离婚协议等一系列事情,伊芙琳充满破碎感、矛盾和困惑。这可以大概地描述电影里现实存在的情境,也是我们现实中经常遇到的情况。剧情中多次出现圆圈,它仿佛寓意着我们的生活,是一个无论如何都会回到原点的循环,是怎么也走不出去的生活惯性。我们会习惯性地保持着我们每个人特有的认知;我们会疲惫于日复一日重复的生活;家里会习惯性地唠叨和顶嘴……快乐、痛苦、内疚、迷惘……这些情绪也在循环着,在一个我们看不见的圆环中。
百吉饼,宇宙中的圆圈大boss。跟普通的圆相比,它中间仿佛有一个吞噬一切的黑洞,吸收并吞噬世界所有的意义。
如果圆环的一切真的被吞噬了,如果连那日复一日的循环都没有了意义,那又是怎样的生活?
所以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那样啊,有时候存在就是一种意义。那循环中的日常、那痛苦甚至麻木的情绪,它有它自身的意义,有着不可被吞噬的力量。
比起躺平的虚无主义而言,安于当下本身就是一件很勇敢的事情。
伊芙琳的女儿乔伊是电影里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角色,不是因为她打架的时候拿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(知道的欢迎留言,不能笑.jpg),而是因为她在平行时空的设定,给人很多思考。由于多次连接平行时空,导致乔伊大脑混乱。她的大脑在同一个时刻,经历着每个世界,经历着所有的可能性,拥有对这个多元宇宙的无穷知识和无上力量。无穷的知识和无上的力量,这难道不正是我们大多数人辛勤追求而又没有达到的吗?我们探索未知,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担心,自己是不是错过了掌握人生、成就自我的机会。但是电影中乔伊因为经历了太多,没有了道德感,也没有了对客观真理的信仰。用电影中的说法,那种状态就仿佛被囚禁在“正确”的小盒子。
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,我们都不是乔伊。我们有人类的渺小,我们因此而脆弱,我们也因此而强大。卷过的人应该都有过这种体验,这是一个停不下来的齿轮。因为每当你前进一步,前方并不是目的地。你会有新发现,会发现可以更好的,然后顿感自己的渺小和愚昧。真的有更好吗?我们追求的只是更好吗?答案因人而异吧。有时,接纳渺小是一个追逐的人所呈现出来的豁朗,因为那一刻明了了:我们都一样。
电影的最后,伊芙琳把丈夫贴在灯笼上的眼睛贴纸贴在了自己的额头上。同时,她还给其他人也贴上了眼睛。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贴上眼睛也就焕活了心灵。它寓意着有了灵魂,是一个拥有生命的个体,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情感。所以,贴上眼睛的那一刻,人们自我和解、乐观善良的力量,把我们变回原本了的样子。你真正的热爱是什么?正如电影中说的那样:“你并非没人爱,总有值得爱的东西,哪怕是蠢得不行的。”
最后,希望你也能遇到并成为故事最后的伊芙琳,发现每个人的特别之处,找到每个人最柔软的地方,并细心呵护。用爱守护每一个渺小的我们,愿你永远心怀善念,愿你能被温柔以待。